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張勁認為,問題的癥結在于,商業銀行主導的金融體系,主要是以不動產作為抵押擔保,而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資產大多是動產,所以難以獲得商業銀行的融資。
“建議國家多措并舉,大力發展供應鏈金融?!睆垊疟硎?,對于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供應鏈金融能夠有效彌補商業銀行在這方面的不足。
供應鏈金融優勢明顯
民營企業與中小微企業,是構成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省的發展一直受益于民營企業與小微企業。
來自廣東省中小企業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廣東省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單位數量接近1000萬個,居全國首位,完成增加值4.83萬億元,占廣東省的經濟比重達到53.8%,對廣東省的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5%。
不過,融資難、融資貴,依舊是民營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反映最強烈、影響其發展的最大問題之一。
不同于大型國企,民營企業與中小微企業遭遇融資難、融資貴,除了與其自身缺乏可供抵押擔保的不動產,還與其信用難以評估有關。民營企業與中小微企業的特點是,壽命周期普遍較短,其本身可用于信用評估的數據量較少,令其可評估的數據不可靠,風險很大。
另一方面,對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成本較高,也成為商業銀行產生貸款偏好的因素之一。
當前,商業銀行對企業開展貸款業務,需要對企業進行風險和經營能力的綜合評估,以此判斷該企業是否有償還貸款的能力。而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和大型企業的信用評估成本,可能接近相同,甚至評估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信用所耗費的成本會更高。
供應鏈金融正好解決了商業銀行的難處。據介紹,供應鏈金融的本質,就是以制造業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為中心,為上下游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更便捷高效的資金支持。
張勁認為,供應鏈金融能夠基于真實交易背景,利用企業周轉速度和變現能力較強的流動資產(存貨、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收票據)作為第一還款保障,進行金融產品的設計,沿著供應鏈條釋放的核心企業信用,幫助鏈內缺乏不動產的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依靠流動資產融資。
而在民營企業與中小微企業融資依舊艱難的當下,張勁建議,將供應鏈金融發展上升為重要發展戰略。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到,供應鏈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在加強監管的同時提供政策支持,對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金融機構、供應鏈核心企業、物流企業等參與主體給予稅收優惠和財政支持。
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合作
那么如何具體發展供應鏈金融?張勁建議,鼓勵商業銀行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合作。建議制定支持政策,鼓勵商業銀行設立供應鏈金融專營機構等特色分支機構,與供應鏈核心企業合作,更深入了解供應鏈各企業之間的交易關系,更有效地把握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不斷擴展金融支持的廣度和深度。
以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雪松控股)為例。雪松控股前身創立于1997年,是廣州本土成長起來的世界500強民營企業,旗下的供應鏈產業的核心企業——供通云供應鏈集團(以下簡稱供通云),是中國現代供應鏈領軍企業和中國規模領先的大宗商品做市商之一。
近年來,供通云積極構建全球供應鏈體系,致力于為全球萬家企業提供優質的全方位供應鏈服務。目前,供通云已在中國香港地區、新加坡、瑞士設立分支機構,供應鏈節點遍布蒙古、俄羅斯、東南亞、中東,并且延伸到了歐洲、非洲等地。
雪松控股認為,作為在多個大宗商品品類及多個產業居領先地位的供應鏈服務企業,雪松控股有能力、有條件成為多個產業鏈的核心企業,聯合金融機構等第三方,共同做好產業鏈上每一個節點的金融服務,切實服務好實體經濟。
在張勁看來,要想加快發展供應鏈金融,需要在多個方面都進行努力。
從投資的角度,他建議設立供應鏈金融類投資基金。加大對供應鏈核心企業等供應鏈金融服務機構的投資力度,增強其資本實力,為開展供應鏈金融提供堅實的資本基礎。
而建立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可以實現參與各方信息共享。支持各參與主體通過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與國家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征信系統等國家級基礎設施平臺實現對接。
不過,供應鏈金融平臺本身,也存在各自為戰、標準不一等問題。
張勁建議,成立供應鏈金融行業協會,制定規范標準。建議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牽頭,成立全國供應鏈金融行業協會,明確行業標準和業務規范,發布行業自律準則,形成行業統一慣例,并制定數據采集、指標口徑、倉儲物流管理體系、交易單證流轉體系等行業標準,打破不同供應鏈金融平臺間的壁壘。
最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是發展供應鏈金融的重要保障。張勁提到,供應鏈金融業務往往涉及多方主體的重大利益,包含質權、所有權的原始分配和質權、所有權流動帶來的再分配,容易引發所有權糾紛。
而相比國外,中國在《擔保法》和《合同法》中,有關供應鏈金融的相關條款并不完善,抵押權、擔保物權等法律概念的界定與糾紛處理還不明晰。張勁建議,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各方權利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