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3月5日9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報告對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以及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政府工作報告中與2019年財政金融改革發展有關的主要內容有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政府工作報告對2019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提出了具體要求,指出要正確把握宏觀政策取向,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加強政策協調配合,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對于財政政策,報告提出,今年赤字率擬按2.8%安排,比去年預算高0.2個百分點;財政赤字2.76萬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83萬億元,地方財政赤字9300億元。適度提高赤字率,綜合考慮了財政收支、專項債券發行等因素,也考慮為應對今后可能出現的風險留出政策空間。今年財政支出超過23萬億元,增長6.5%。中央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10.9%。改革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緩解困難地區財政運轉壓力,決不讓基本民生保障出問題。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 報告提出,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要與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增速相匹配,以更好滿足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的需要。在實際執行中,既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又要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有效緩解實體經濟特別是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降低實際利率水平。完善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要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 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要強化底線思維,堅持結構性去杠桿,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防控輸入性風險。精準脫貧要堅持現行標準,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加大攻堅力度,提高脫貧質量。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贏藍天保衛戰等重點任務,統籌兼顧、標本兼治,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確保減稅降費落實到位 對于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重、挑戰多、要求高。我們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其中包括,繼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以市場化改革的思路和辦法破解發展難題,發揮好宏觀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豐富和靈活運用財政、貨幣、就業政策工具,增強調控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為經濟平穩運行創造條件。 其中,確保減稅降費落實到位。減稅降費直擊當前市場主體的痛點和難點,是既公平又有效率的政策。全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這會給各級財政帶來很大壓力。為支持企業減負,各級政府要過緊日子,想方設法籌集資金。中央財政要開源節流,增加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一般性支出壓減5%以上、“三公”經費再壓減3%左右,長期沉淀資金一律收回。地方政府也要主動挖潛,大力優化支出結構,多渠道盤活各類資金和資產。我們要切實讓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有明顯減稅降費感受,堅決兌現對企業和社會的承諾,困難再多也一定要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 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改革完善貨幣信貸投放機制,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不能讓資金空轉或脫實向虛。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于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大型商業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增強信貸投放能力,鼓勵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清理規范銀行及中介服務收費。完善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 有效發揮地方政府債券作用 報告指出,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2.1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8000億元,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也為更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創造條件。合理擴大專項債券使用范圍。繼續發行一定數量的地方政府置換債券,減輕地方利息負擔。鼓勵采取市場化方式,妥善解決融資平臺到期債務問題,不能搞“半拉子”工程。 金融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報告指出,鼓勵更多社會主體創新創業,拓展經濟社會發展空間,加強全方位服務,發揮雙創示范基地帶動作用。強化普惠性支持,落實好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等稅收優惠政策。改革完善金融支持機制,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鼓勵發行雙創金融債券,支持發展創業投資。改革完善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機制,優化歸國留學人員和外籍人才服務。把面向市場需求和弘揚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善聚善用各類人才,中國創新一定能更好發展,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應有貢獻。 合理擴大有效投資 報告指出,緊扣國家發展戰略,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再開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加大城際交通、物流、市政、災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今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5776億元,比去年增加400億元。創新項目融資方式,適當降低基礎設施等項目資本金比例,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落實民間投資支持政策,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要帶頭講誠信守契約,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對拖欠企業的款項年底前要清償一半以上,決不允許增加新的拖欠。 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 對于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報告還指出要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場機制。聚焦突出矛盾和關鍵環節,推動相關改革深化,健全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把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充分釋放出來。 對于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報告指出,加大預算公開改革力度,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健全地方稅體系,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導向,改革優化金融體系結構,發展民營銀行和社區銀行。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團場健康穩定發展,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增強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化解處置。我國財政金融體系總體穩健,可運用的政策工具多,我們有能力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