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審計署發布《2019年第1號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下稱公告),2018年第四季度政策落實跟蹤審計發現,一些地區和部門在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貫徹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三大攻堅戰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公告指出,部分地方性金融機構存在不良貸款率高、撥備覆蓋率低、資本充足率低、掩蓋不良資產等四大亂象。其中,經審計署審查,河南個別銀行不良貸款率超過40%。在23家存在掩蓋不良資產的金融機構中,河北銀行是審計署點名的唯一一家城商行。對于審計署指出的問題,《華夏時報》記者通過微信與該行相關人員聯系,但該行對此未予置評。
公告顯示,本次審計曝光了河南省、吉林省、山東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和河北省等7個地區的部分金融機構。
具體來看,審計中發現不良率高的有42家商業銀行,全部集中在河南省。截至 2018 年底,河南??h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2家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超過 5%警戒線,其中超過20%的有12家,個別商業銀行貸款不良率超過40%。
撥備覆蓋率低的銀行和農信機構集中在吉林省、山東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截至2018年底,吉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轄的9家農村商業銀行和14家農村信用合作社、山東省內78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湖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下轄16家法人行社、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等10家農合機構的撥備覆蓋率均低于120%至150%的監管要求。
資本充足率低的涉及海南省的14家農信機構。截至2018年底,??谑修r村信用合作聯社等14家農合機構資本充足率未達到 10.5%最低監管要求,占海南省農合機構數量比例為 73.68%。
河北省、河南省、山東省部分金融機構主要存在掩蓋不良資產問題,涉及金額高達72.02億元,引人關注。2016年至2018年,河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滕州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23家金融機構通過以貸收貸、不潔凈轉讓不良資產、違反五級分類規定等方式掩蓋不良資產,涉及金額72.02億元。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表示,審計署2018年第四季度,對31個?。ㄗ灾螀^、直轄市,以下統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38個中央部門、10戶中央企業進行審計,圍繞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三大攻堅戰推進以及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政策措施貫徹落實,并對以往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了跟蹤檢查。審計抽查了1627個單位、3086個項目,涉及資金4987.03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254.4億元。從審計情況看,有關地區和部門結合實際主動作為,認真整改審計查出的問題,取得較好成效,但也存在政策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情況。
除了點名問題機構,審計署也提到整改較好的事例以及積極的經驗做法。
上海市、云南省等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民營和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2016年6月,上海市設立首期規模50億元的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專項為處于成長期的科技型、創新型等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性擔保服務,并對優質企業實行優惠擔保費率,截至2018年底,基金已與43家銀行簽署合作協議,累計擔保貸款超過240億元。
2017年以來,云南省與中國農業銀行云南省分行合作,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設置信貸專屬產品“科創貸”,并向該行注入風險補償金4600萬元,使用風險補償金對銀行貸款本金損失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償,截至2018年底,該行累計向40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放“科創貸”貸款 2.9 億元。
2018年以來,山東省進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10業等信息庫,進一步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貼息補助和對合作銀行的風險補償力度,截至年底,省市兩級風險補償資金規模達 4.1億元,確定合作銀行30家,2018年共為135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6.4億元。
另外,黑龍江省、福建省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涉農主體融資需求,助力鄉村振興。2018年11月,黑龍江省建立并運行農業大數據金融服務平臺,通過采集全省土地確權、流轉、農業補貼發放等農業數據,供金融機構對涉農貸款主體相關情況進行精準分析,降低貸款審核成本,提高貸款審批效率,截至年底,相關金融機構已借助平臺為全省889個農業經營主體發放貸款1.74億元,平均年利率比全省2018年前10個月涉農貸款的平均年利率低1.27個百分點。
2016年9月以來,福建省推出“福林貸”綠色金融創新產品,通過精準建檔、整村推進、自主評估、林權備案等制度設計,破解林權成片抵押難、評估難、處置難等難題,有效解決林農融資需求。以三明市為例,截至2018年底,該市“福林貸”產品累計發放貸款金額11.53億元,惠及1421個村、1.33萬戶林農。